【“国企改革在国风”系列报道之六】 优化产业布局 在向战新材料转型升级中破茧蝶变
发布时间:
2022-03-12
来源:
作者:
工业强,则经济强。作为一家工业制造业企业,国风新材从事功能性薄膜生产制造已有20多年。
从早些年红火辉煌、一膜难求的流金岁月,到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困境时光,若要破解发展难题,急需找到一条破局之路蝶变新生。
难题何解?东风已来!伴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浩荡东风,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考察安徽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国风新材拨开云雾、破局突围指明了方向,“聚焦主业,推动企业向战略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正式确立为企业立身定位和发展方向。
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国风塑业”已经变身“国风新材”,一词之变,凸显国风人砥砺奋进的坚定方向,透露国风人发力转型战略新材料方向的信心决心。
聚焦“国之大者”,做大做强聚酰亚胺产业
聚酰亚胺,英文简称“PI”,被广泛应用于通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柔性显示、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其产业及核心技术长期被美、日、韩等国垄断,被公认为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三大“卡脖子”关键高分子材料之一。
秉承“敢于担当、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国风人,决意在该产业领域布局进军。在经过一系列自主研发等前期工作之后,2017年,国风正式启动年产180吨高性能微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建设,并于2019年6月份顺利产出第一卷国风牌PI膜。
“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生产出的PI膜,不仅出产后顺利面市供货,而且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支撑,部分产品先后通过欧盟和美国认证,品质达到国内领先及国际头部企业水平”。谈及此处,国风聚酰亚胺薄膜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孙善卫脸上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凭借在PI产业出色的研究和实践,国风PI项目现已被列入安徽省首批新材料项目、安徽省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合肥市战新材料产业规划之中。截至目前,国风铭传路厂区已有4条PI生产线全面建成投产面市,且实现国内最大宽幅PI生产线量化生产。
聚焦“市之大计”,筹划布局新材料产业
国风新材2021年度技术创新总结会,和往年有些不同。两副新面孔出现在会场上,他们是来自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的校方研发人员。
携手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加强关键新材料产业研发布局,是国风新材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新举措。
牢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市属科技、竞争类企业新增投资85%以上要投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明确要求,紧密贴合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方向,国风新材与中科大、哈工大等大院大所共建联合实验室,重点围绕屏显、集成电路、5G通讯、半导体产业需要的柔性衬底PI浆料、TPI、光刻胶、柔性线路板、导热材料等产业进行研发和投资布局。
作为合肥市属国有企业,国风人始终致力于在合肥产业发展进程中发出国风声音、展现国风身影、做出国风贡献。
2021年,国风新材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7亿元,在合肥新站高新区拿地150亩,拟投资23.8亿元,建设国风聚酰亚胺材料产业园,计划再上9条PI生产线,其中包括工法更高的化学法进口线。今年1月18日,产业园已正式开工建设。这里还将进行国风先进基础材料二期项目建设,重点建设柔性显示用PI浆料及集成电路用PI光刻胶等芯屏产业关键基础材料,助力国风努力打造合肥战新产业发展支持链。
三月合肥,春风拂面。在项目开工现场,听着隆隆的施工作业声,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永荃对实现“小目标”信心满满:“预计‘十四五’期间,国风PI膜产能达到全国第一并进入全球第一方阵。”
聚焦“司之大事”,做精做优助力企业提质扩量增效
在国风研发办公楼四楼第七会议室北墙上,一张张项目建设进度横道图一字排开,挂在墙上的,除了PI等新项目外,还有不少关联新材料产业项目。会议室中,公司领导班子会定期召开会议,按照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督导项目进度。
抓新产业,是不是就要放弃传统产业?国风新材的回答是——“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硬”。这样的观念,早已在国风干部职工中形成共识。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代表放弃现有产业发展,反而需要通过推进现有产业提质增效、做精做优,让“老树发新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物质和时间基础。在这样的观念引导下,国风新材陆续上了一系列新项目:
年产3.2万吨BOPET高端离保膜生产线即将于今年4月正式投产,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产品结构;
年产3.8万吨BOPP厚膜生产线以及铭传路园区预留地块项目即将开建,对进一步提高现有产品高端化、差异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探索PLA聚乳酸材料在薄膜领域推广使用,与蚌埠丰原生物签订框架协议,推动传统产品向国家提倡的环保化、轻量化、可降解方向转变;
全面建成木塑公司吴山新基地项目,实现木塑板块发展扩能提质,将进一步助推木塑产业在国家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中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建成芜湖塑胶年产15万套涂装自动线,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更好拓展新能源市场将发挥更大作用。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转型升级,企业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绩,国风新材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等多项主要经营业绩指标迭创历史新高,企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处历史最好水平。凝心共聚力的国风人,踔厉奋发新征程,笃行不怠向未来!(公司办公室 杨飞)